小时候,记得住的是老上海常见的石库门的房子。
红砖的二层小楼,往往是有枝枝蔓蔓的绿色在楼间倘佯,倒也掩饰了各家各户居住空间的局促,反而有一点暧昧的生机在里面暗暗地流淌着,终日里星星点点地却也装点了一个城市的机巧和愉悦。红砖小楼里也是日复一日地上演着大同小异的饮食男女的故事。这座城市所有的机理中都渗透着一种大度和不羁,故事的原委一直是在各家各户晒台上的枝蔓间,在老虎窗边的家鸽的羽毛中悄悄而善意地流传着。所有红砖的缝隙间都气定神闲地包容着一个个或大或小明媚或阳黧的过往。小楼的结构大多是开门见窗的,于是各户的家事也往往会如穿堂的风一样,几乎成为小楼的公属,不过这一切,必然也是大家都心照不宣的。
老底子的沪上人家似乎十分注重场面上的做派,无论自己过得多么局促,外表上下班仍然是光鲜的。注意看时,必定会发现一些旧的痕迹。他必会不无得意地告诉你,这可是淮海路上培罗蒙的手笔或者是山阴路红利公寓的作物,几乎一切新的事物都是有来由的。所以沪上的母亲们对女儿的教导和指点里面也多一份看穿世家的睿智,她们几乎是带着一种天生的洞察力,一眼就看清潮流的本质。她们信奉的是一种精益求精的作品。她们把机械的洋装称为“大兴”,旧日子里的姑娘是往往会在一块缝进自己少女时的希冀。女儿们在街上商铺里看见了一个中意的款式,往往也不会自作主张,必定是会回家请教母亲的。而当母亲的也就会从旧日的衣箱中轻易翻检出有渊源潮流的源头来,终是可以让做女儿的信服的,而母亲也会从潮流对下一代的诱惑中真切地体会到自己有远见的成就感,这种闺中腻友似的母女情感在别的城市是绝无仅有的。
几乎所有的老上海都能准确地分辨出红房子的牛尾汤有什么样的不同,他们甚至于可以分出那是法国小牛还是国产肉牛的味道。很多洋径滨的英文是每个老上海所引以为傲的,不经意间就流露出的小布尔乔亚的思维和理念就是那老日子的长久的怀念了。
上海,以她特有的历史和繁华,始终用傲慢和不逊扬着自己高昂的头颅。作为万国文化浸淫良久的阵地,生存的感悟中就自然地多出了许多的安逸和释然,宠辱不惊非一朝一夕历练的结果。于是这座城市就像一座老房子里的枝蔓一样,执着地耕耘着自己的文化和教养。